1. 重新制定能源規畫,保持發電方式多元。
2. 重新整頓輸電、儲電、節電遏止台電、中油長年虧損。
3. 成立「氣候永續委員會」,整合碳預算。
4.加大潔淨能源發展。
5.加速更新電網。
6.實施碳定價。
7.將核能作為中繼選項。
提出2030能源規畫,以重新分配台灣發電方式占比,包括燃氣、再生能源、燃煤、核能。
強調科學證據和公眾利益為能源政策的著眼點,避免資源浪費和國土使用干擾。
要求整合台電和中油的發電計畫,以確保公共利益。
提出再生能源應占30%,並強調加速發展效率高的再生能源型態,如屋頂型和建築整合型。
強調台灣的地理條件、電網型態和能源需求的複雜性,需要同時發展多種無碳發電方式,包括地熱和氫能。
燃煤發電應占15%,呼籲加速汰換老舊機組,逐步轉為備用電力。
核能占比為10%,反對為了廢核而倉促推動綠能,主張延役核二、核三,推動核四安全檢修。
呼籲全盤檢討電力系統,發展儲電技術和智慧電網,並建立虛擬電廠。
提出政策誘因以需量反應和電價梯度方式,並連結小型發電設備,形成多元電力供應網路。
呼籲重新評估各種能源的成本、均化成本和土地利用效益,避免繼續以納稅錢補貼虧損的台電和中油。
主張設立專責氣候政策的「氣候永續委員會」,負責碳預算、政策監督,引領氣候轉型。
呼籲建立科學研究、政策評估到管考的完整鍊,以協助台灣氣候轉型,同時成立「氣候永續轉型基金」,協助受衝擊的企業。
提出 2050 淨零轉型 5 大策略:
1. 啟動第二次的能源轉型,以建構智慧共享的綠能戰略。
2. 推動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。
3. 形塑淨零永續的綠生活。
4. 政府作為淨零轉型最強而有力的後盾。
5. 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。
發展多元綠能、推動深度節能、科技儲能及智慧電網,確保供電穩定與電力去碳化; 透過科技研發、金融支持與碳定價,推動產業的數位與綠能雙軸轉型,促進綠色製造與循環經濟; 建立專業團隊提供廠商諮詢服務,並定期公佈因應指引;確保不同個人、社群及地區的公正轉型。
海洋永續規劃:
- 加強海洋保護區管理,擴大海洋環境保育。
- 調查和富裕冰海生態系,提升海洋探會能量。
- 減少海洋塑膠垃圾污染,促進海廢再生。
- 發展離岸風電,平衡海域空間多元使用。
「2050能源願景」:
環境永續:積極發展再生能源,延長現有核電廠運轉。
國家安全:確保能源安全,穩定供電為首要考量。
人民健康:減少燃煤發電,降低空汙,改善人民健康。
有序轉型:2030減碳、2035低碳、2040無煤、2050淨零。
「能源政策主張」:
以綠永續:增加再生能源為主要能源支柱。
以核減煤:善用既存核電,作為減排的關鍵選項。
邁向無煤:逐步減少燃煤,至2040完全停止。
以氣承轉:天然氣占比維持安全,逐步移為備援。
節能優先:投入節能、儲能及智慧電網,提高電力調度效益。
「能源配比規劃」:
2030減碳台灣:排碳能源60%以下,天然氣使用降至45%。
2035低碳台灣:乾淨能源過半,排碳能源低於49%。
2040無煤台灣:不再使用燃煤發電。
2050淨零台灣:全面實現淨零排放。
一、推動2035年公務車全面禁用燃油車、2045年全面禁用燃油車交通運具:
階段性禁用燃油車等交通運具,穩定落實推動移動污染源減排、除碳,並加速推動清淨與循環型生產程序,建立「資源循環零廢棄」的產業模式,實現2030~2050 淨零及零污染無毒環境。
二、輔導企業總體減碳升級方案:
由政府提供多元輔導廠商方案,包括設置企業碳健檢聯合服務中心、主動盤查中小型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業者、免費節能診斷等服務。
三、設置社會氣候基金:
1. 補貼低收入戶、支持智慧綠能基礎建設、投資可再生能源。
2. 財源由徵收碳費而來,專款專用。
四、成立國土規劃研究院:
1.採行政法人成立,研訂未來50年都市計畫,推動全國住宅需求調查,以加速老舊市區、危老建物的重建,並兼顧永續課題、非都市地區也應有永續轉型機制。
2.規劃未來50年國土使用,強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審查及落實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的規範,以確保國土環境的保護,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。